找到相关内容89篇,用时9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索达吉堪布——旅途的脚印(二)

    赞语。”   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调服自己的心,希求太多,只能为希求所累。所以,要想成就大事业,极为重要。   壬午年二月十七日     2002年3月30日     记  住   藏地...妄加评论。对经论进行精研以后再下结论乃为智者之所为。   壬午年二月十六日     2002年3月29日          夏吾巴格西(班玛香秋)是噶当派的三大弟子之一。他一生舍弃世间法,精进修持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4542446.html
  • 蜀地禅宗之禅法及其特点——以敦煌写本《历代法宝记》为中心

    业障的本源。少之人,,则心地坦然,所忧畏,触事有余,善法不断增长,杂念渐渐消除,涅槃因指日可待。不生则,则指了却生死轮回,不生不灭,达到最后觉悟,便任何欲望了,世间凡人不可能做到这...生”;“生则有,不生则”;“识心见性”(《历代法宝记》语,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,均引自是书,不另注)。 其一,“当处依法,想念不生”。西国婆罗门三藏问智诜:“僧人何得登高而立?”智诜答云:“...

    杨富学 王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1044702.html
  • 佛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

    九万余里,弃家入道一百九年。酒不踰齿,过中不食,非戒不履,。受业追游,常有数百,前后门徒,几且一万。所历州郡,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,弘法之盛,莫与先矣。(《高僧传》卷九《晋邺中佛图澄传》,第356页)   北方的一个和尚在邺都活动,建立僧团,就有这样的规模,再看《魏书》记载北魏的情况:   魏有天下,至于禅让,佛经流通,大集中国,凡有四百一十五部,合一干九百一十九卷。正光己后,下多虞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749280.html
  • 玄奘学概论(1)

    起初“石勒屯兵葛陂,专以杀戮为务,沙门遇害者甚众。”至佛图澄入石勒军后,他以崇高的戒行道德,(“酒不逾齿、过中不食、非戒不履、”)与杂密咒术神通教化,并劝导石勒少杀戮,应以德化洽宇内,得到石勒、...人,启发人生无常与出家修道的念头。十六岁时,其父净饭王深恐太子出家修道,遂建立三时殿,以五牵制太子的心。十九岁时与诸王子竞婚,表现了优越的体力与技能,遂娶得邻国公主耶苏陀罗为妻,后育有一子罗(目+...

    黄运喜 编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0550876.html
  • 佛教的自我教育与生活实践

    ,疲于奔命而得意忘形。但并不是说技能、学问不可取,而是如前文所说的大医者,精湛的医术是用来治病的,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,若能,就没有名利不得的苦。   故智者大师在《观心论》中特别提到:“...2.避免负面生活的自我教育--“呵五”、“弃五盖”   避免负面生活的自我教育--“呵五”、“弃五盖”  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九中,佛陀告诫世人说:“云何舍于正法,欲习秽污?难陀!当知有二法厌足。...

    觉启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4353617.html
  • 关于喜舍行愿门

    ?  答:布施者,财、法、无畏之施也。永嘉大师云:“住相布施生天福,犹如仰箭射虚空。势力尽,箭还堕,落得来生不如意。”是故,有漏、有为、有、有的布施,只能获人天福果。而菩萨行于布施,,生...以人道众生为主体,利生先应利人。为诸佛龙象,先做众生马牛。所以,应把寻声救苦、救苦救难、有求必应、不己身安乐,但愿众生离苦、承担众生苦难、替诸众生受诸苦恼,诸于此类的法宝慧语,均应落实在人间救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3254005.html
  • 达摩头陀行及其律学意蕴

    rdquo;众比丘闻,为之心惊。[3]从以上对话中可以透露出这样的信息,即头陀行是为佛陀所肯定的一种修持方式,而其重要性就在于是对、少知足精神的具体落实。如能很好地修持头陀行,佛法即得久住,其修持...饮浆,乃有关食事。著弊衲衣、但三衣乃有关衣服。在阿兰若处、冢间住、树下止及露地坐乃有关住处。但坐不卧乃有关威仪。道修行者若于此四者所贪着,则能弃除身心之恶法,专心于佛道。除此十二种头陀行之外,又有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92856207.html
  • 澈见本心(2)

    憎,低,舍。   自然心智明朗,;   虽使万物各有其用,  但非贵非贱,非爱非憎,非高非低,非取非舍。   万物虽各司其职,而不究其名,不谋其利,   虽得其名而不言名,...此乐非五蕴之乐,故受者,  以不动摇常安隐,喻名为乐。   凡夫、二乘误认“诸行无常、诸受皆苦”,   离境灭苦,离苦得乐,但以此修行所得非真乐。   诸佛菩萨以清净心,知如是无常是幻。  既知是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356668.html
  • 论《红楼梦》中禅宗思想对“情”、“空”的超越

    悟道的步骤为:大荒山青埂峰下的石头,本处于“见山是山”的“无知”状态,。僧、道作为全知者的角色,自然对绛珠仙草已修成女体之事了然于心,故报恩必须尽快进行,于是在青埂峰上故意说些云山雾海、富贵场...又云:“善知识,我此法门,从上以来,先立念为宗,无相为体,住为本。无相者,于相而离相。念者,于念而离念。住者,人之本性。”慧能认为重达澄明本心,不能为外物所惑,不执著于外相。  禅宗思想的产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057900.html
  • 天台大师智顗的禅病对治理论

    相状,如“觉与定相应、空明清净、内心喜悦……善心开发、信敬增长、智鉴分明、身心柔软……厌患世间、无为……。”   这些相状不只可以让修行者用来戡验自己,而且也可供习禅者用来戡验所拟从学的禅师。有些禅师虽然小有灵异能力,也喜欢从事佛教事业,但是内心不稳定,情绪起伏甚大,有时借口他人不如法而勃然怒叱他人,但有时又状似甚为慈悲。有时似是、八风吹不动,但如稍受指责又常怒不可遏。这种“禅师”往往是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457982.html